台廠應把握汽車智慧化、電動化商機
2023-01-11
工商時報-名家評論/文/謝騄璘、沈怡如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
2022年,受到中國因疫情封城影響銷量及境內汽車零組件供貨,俄烏戰爭亦影響全球汽車供應鏈,雖各國逐漸走向與COVID-19共存方式,工研院預估全球2022年汽車銷量將小幅下滑3.7%,但仍具7,900萬輛水平,預估在2025年全球車市銷量有望回到疫情前水平。
在區域市場方面,中國大陸持續蟬聯單一國銷量首位,美國居次,印度則受惠於車用晶片短缺情形緩解,7月銷量開始持續回溫,年銷量有望逆勢成長超過20%,超越日本成為第三大市場;日本因晶片短缺持續影響,加上疫情導致零組件供應停滯影響各家車廠產銷量表現,預估2022年銷量將下滑3.3%。
淨零排放風潮起,全球電動車銷量相較整體車市仍呈現成長態勢
然而,全球電動車銷量隨淨零排放已成國際趨勢,多家車廠設定對應目標之驅動力帶動。工研院預估,雖受晶片供應影響,但預估銷量仍可成長超過30%,有望於2022年突破1,500萬輛水平。2022年純電動車52.1%占比首度超越混合動力車之32.6%。中國、美國及日本為電動乘用車單國銷量前三位,2022年美國超越日本居次。後追者逐漸侵蝕最大品牌Toyota市場市佔,BYD集團於中國市場銷量帶動下成為第二位,Tesla則以微小差距緊跟在後。預期隨著全球積極降低碳排放量,未來具零碳排放特性之純電動車款將持續增加,並於銷量佔比中顯現重要性。
至於台灣市場,2022年隨車用晶片缺料延續、俄烏戰爭影響車用電線供貨、上海封城影響部份自中國進口零組件,民眾預期部分車款將停產或價格上升而於2021年提前購車。另因COVID-19疫情自第二季升溫影響車廠產能,雖有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助政策、出口穩定表現及第三季後零組件供應順暢後之積極生產,預估全年產量仍較2021年小幅下滑2.6%,但仍具近44萬輛水平,且國產車市場占比回升至55.9%。
在電動車市場發展上,2022年台灣電動車總銷量有望挑戰8萬輛規模,目前我國電動車產業鏈,自上游材料端至下游服務端均有廠商投入,法人聯盟累積多樣化產品與技術能量,多家廠商成功打入國際電動車品牌供應鏈,亦可見MIH開放電動車聯盟、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(TADA)等聯盟平台蓬勃發展,以及推出多款國產自主設計電動車型,為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利多。
台灣車輛產業應有五大方向布局
隨全球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,以及我國2022年車廠新車平均油耗標準已加嚴至每公升20.9公里,搭配國產智慧車款熱銷等趨勢,可歸納台灣車輛產業布局策略的五大方向:強化三電核心、扶植新創車廠、對應未來情境、定位車款特色、以及建置測試驗證環境。在對應未來情境需求方面,包括成立智慧座艙與碳捕捉相關產業聯盟、布局車對電網(Vehicle-to-grid; V2G)技術及電池材料回收技術等,均為有助提升國內競爭力之作法。業者可思考結合國內資通訊產業及電動車供應鏈優勢,開發具價格競爭力的國產電動年輕化特色車款,並積極開拓電動車整車、零組件等產品的出口商機。
台灣車電產值穩定成長,2022年首破3,000億元
在整車電子化趨勢持續助力產業發展,近年來台灣車電產值穩定成長。同時在數位科技、環境永續等議題升溫下,汽車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,工研院預估2022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2,949億美元,2027年更上看4,000億美元,預估2030年車電成本占整車比重將超過一半,汽車電子系統價值持續上升。
由於整車電子化趨勢帶動車用半導體需求,預估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410億美元,成長至2030年突破1,400億美元,電動、自駕、聯網需求占總營收近9成。
此外,自駕法規L3自駕車上路、L4自駕移動服務開展,有助技術實現與產業落地。聯網汽車服務市場也持續成長,2021年至2026年全球聯網汽車服務市場,年均複合成長率達19%,「聯網服務將創造新的數據貨幣化價值。」
台灣汽車電子產值2022年料將突破新台幣3,000億元,上游零組件供應商持續鎖定車用市場,中下游供應商則強化軟體實力與系統整合能量,朝模組化解決方案發展。未來台灣可整合產業能量,在電力電子元件及模組、先進駕駛安全輔助系統、車載資通訊系統、智慧座艙等領域扮演垂直整合角色,逐步構成產業下階段的關鍵成長動能。
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-名家評論https://view.ctee.com.tw/technology/47920.html